高考志愿 人生道路的关键一笔
http://www.hnwtqx.com 2010年07月05日 来源:互联网 浏览量:
文章导读:对于一帮结束高考已填报或将填报志愿的学生而言,大学无疑是走上社会的一条必经之道。学校好不好?学的专业日后是否能有用武之地?而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又是多少?也许与此时笔下填报的志愿息息相关。
电视剧《我的青春我作主》中,女孩霹雳这样解读未来的幸福生活,“猫吃鱼,狗吃肉,奥特曼打小怪兽。 ”
对于一帮结束高考已填报或将填报志愿的学生而言,大学无疑是走上社会的一条必经之道。学校好不好?学的专业日后是否能有用武之地?而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又是多少?也许与此时笔下填报的志愿息息相关。
经过种种考虑,他们这样填写志愿。
父子搭档共同商榷,为己量体裁衣
唐荣浩 第一志愿 同济大学
为不影响唐荣浩考试,高考之前,搜索填志愿相关资料之类的事,都由唐爸爸一手包办,“你只管好好读书。 ”有坚强的后盾在此,小唐也乐得把全副精神投入到不久之后的高考中。小唐的成绩属于上下波动型,考得好时,在年级段排名第五这样的成绩也发生过两次,考得差时,就掉到“年级段的第131名”。
今年高考完毕,小唐没敢估分,分数出来,理科682分,还不错,这才开始加入搜索学校的行列。“手里的资料卡把一些学校都整理好了,可以按分数、分次等方式来查询学校。 ”
初时父亲为自己选择志愿,如同量体裁衣,参考当前的就业形势,先考虑比较热门一点的,再综合本人的定位选择。读理科的唐荣浩不擅长语言类,自然是先排除掉了,最后还是把目标定在建筑和金融这两大块。
在唐爸爸看来,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。“有的学校没什么名气,但是专业比较有名。 ”在此意见上,父子俩达成一致共识。
也悉数问过已经工作的表哥表姐们,多年前填志愿择校的一幕犹在眼前,而今他们都已踏上工作岗位。“他们当初选择的也是建筑、设计、土木工程等专业,现在也有当设计师的。而机械专业的相对就业简单些,工资却上不去。 ”
自去年起,高考填志愿采用平行志愿法,共可以填写五所学校,每个学校六个志愿,相当于有三十种搭配。经过筛选与排比,小唐在第一志愿的学校中填了同济大学,专业分别报建筑、城市规划、土木工程。他对于未来的打算是,大学毕业后考研,如果可以的话,日后能够留校则最好不过,除此之外,一些设计所也是自己的志向所在。
以保险为原则,日后倾向稳定型
陈洁 第一志愿 中国政法大学
高考成绩下来,陈洁才知自己发挥得不错,理科641分,年级段的名次比以往前进了五十名。此前自己估分时,只道是和以往差不多,因而以选择“尽量不会出意外”的较为保险的学校为原则。
对于未来的选择,陈洁和父母的定位差不多,“比较稳定的工作都可以,”这两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闻越来越多,“身边人灌输的,都是说不管你怎么用功,但大学毕业照样失业,面临很大压力。 ”因为没有尝试,所以半信半疑,不过此起彼伏的此类信息,多少让陈洁磨灭了想要拼一拼的念头。
而她眼中的幸福生活就是,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。毕业之后,希望回到舟山工作,“如果在上海、杭州工作的话,压力会很大,我不是一个很想创业的人,只想生活工作能离父母近一点。 ”她偏好律师、会计这类职业。
陈洁填的第一志愿是北京政法大学,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分别为法学、经济学,这也为她日后的理想奠定一些基础。自己性格外向,胆子比较大,父母也放心自己去北京念书。不过令大多数人向往的大学生活,在陈洁眼里比高中好不了多少,“
在榜样的激励下,向目标前行
张博然 第一志愿 上海财经大学
张博然的这次高考成绩是理科670分,全省排名413名,这比他自己预期的要低了许多。填写志愿采取的是平行政策,名次相当重要,而志愿要怎么填,则是一门技术活。
他和舅舅研究了很久,舅舅又咨询了以往的高中同学。小张以分数不浪费为原则,“用名次和分数去够最能够上的专业。”首先看学校在全省的招生人数以及招生平均分,再看每个专业招生多少名,“如果第一志愿满了,被挤到第二志愿去,那么分数要减二分,名次则会跌到450多名。 ”在这样的考虑下,小张填的第一志愿是上海财经大学,第一专业则是经济学。经过他的周密计算,这个志愿“应该能进”。至于毕业以后,小张想过考研,“财大的基础人才饱和,几乎每个人都这么说,七年的书是一定要读的。 ”
而选择上海的大学,多少还有一些城市情结在里边。当初在众多学校的抉择中,其实厦门大学比财大更胜一筹,但“我对上海这个城市挺有好感。”小张觉得在上海,学金融的会有更多发展。“我们学校有很多学长,混得好的基本都在上海。 ”一位同学的哥哥,上海复旦大学毕业,也是经济学专业,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德国的外贸公司,生活轻松。“平时同学们都会去打听这类好的典范,他们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激励。 ”
小张出生渔民家庭,父辈们以捕鱼为生。其实小张最初青睐的是财务类学科,之所以放弃财务选择经济,更多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。父辈们过得太苦,他希望自己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,来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。“学财务,相对风险会小一点;学经济,虽然风险大一些,但路更宽,有成就的话,会比一般的会计要好。 ”
在哪座城市念书,就在哪座城市发展
小丹(化名) 第一志愿 武汉大学
高考那段时间,小丹(化名)的身体不好,一直在吃药,导致高考严重失利。高考成绩揭晓的晚上,她直接致电班主任问总分成绩。按以往的成绩,班主任直接在640、630的分数段里找,半天没找到。当小丹得知620分数段中都没有自己的名字时,失望极了,“不用找了,我准备复读。 ”
总分还不到620分,尽管这个分数比重点大学的理科分数还高了60分有余,不过仍然是好胜心较强的小丹所不能忍受的,也让所有的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。不过在复读这件事上,班主任的意见是,“一年复读下来压力太大了。 ”小丹也从班上的复读生身上看到,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取得一个突破性的飞跃,最终改变了主意。填报志愿时,父亲所扮演的“后勤保障”角色没少费力,根据每个学校的投档线,几乎把合适学校的电话一一打遍,北师大、华师大、武汉大学……小丹坚信自己的失利只此一次,按平时的正常水平,假以时日,自己的成绩定会让学校刮目相看。她打听到,那些学校都有20%的机会可以转专业,大一和大二的年末,都会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,不过前提是“成绩一定要好,起码在前二十名。 ”
小丹的班主任曾根据她的性格给过建议,“适合读外交、管理这一类。 ”平时班里的一些事情也都是小丹在打理,成绩也不错。通过对专业的挑选,小丹对软件和医学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,老师建议的和自己喜欢的,都作为参考选择来待定。
现在小丹填报的志愿是武汉大学,她已经做好了在这座城市学习与工作的准备。“以后我肯定要考研的,在那座城市学习了六年,就已经是那里的人了,六年的人脉都是建立在这座城市,而其他城市多少都会对外省毕业的学生有一定排斥。 ”这个观点为小丹对幸福的解读打下基础,“幸福,肯定要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,先做事业,站稳了,再建立家庭。 ”
现在努力,为未来稳定的生活打基础
毛嘉倩 第一志愿 浙江大学
毛嘉倩这次高考的成绩,正如自己所预期的,理科636分,既没有失误,也没有超常发挥。填报志愿时,她曾在专业与学校之间纠结,犹豫了很久。父母完全把决定权交给了自己,而身边一干学长的意见则是“有名气的学校”,因为“名气大的学校可以转专业”。
有个比自己高一届的学长正就读浙江大学,对学校的专业比较了解。受其影响,也通过综合比较,小毛最后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浙江大学,社会科学实验班,“虽然希望不是很大,不过要冲一下。 ”
其实小毛更倾向于经济金融管理,“比较热门,适合女生读,今后做公司的财务管理,或是考公务员都可以。 ”有这样的想法,也许与她对幸福的定义有关,“毕业以后还是会回舟山的吧,我喜欢稳定一点的生活,不喜欢太激进的那种竞争,要是拼得你死我活的,太累了。 ”
不过对于未来的小小忧虑,小毛现在也没想太多,毕竟大学里还有四年可以努力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文凭不再是“香饽饽” 实践操作更受青睐[ 07-29 ]